[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机构概况
中心简介
领导成员
中心科室设置
主要职能
联系我们
中心动态
·市疾控中心行后党支部召开党的
·我中心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
·市卫计委组建的首届健康管理师
·市疾控中心开展职工工间操培训
·我中心引进先进彩色超声诊断仪
·我中心陈玲在全省疾控系统“践
·我中心陈玲在全市演讲比赛中获
·我中心赴咸宁市学习创卫和健康
社会服务
质量控制
2002年中国碘缺乏病监测报告
 
的进步,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有所提高,儿童尿碘中位数由1999年的58.8微克/升上升到92.4微克/升,儿童甲状腺肿大率由22.8%下降到13.8%。 3、碘缺乏病监测和信息反馈机制基本建立 为了保证我国消除碘缺乏病工作沿着科学的轨道健康发展,卫生部建立了监测系统和信息反馈机制,除开展生产、销售和居民户水平的日常碘盐监测外,自1995年连续开展了4次全国范围的碘缺乏病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和专家论证的意见,及时进行防治策略的调整。根据1995年全国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卫生部在1996年适时地制定了盐碘浓度的上限值(不得大于60 毫克/公斤)。根据1997年、1999年的监测结果,卫生部及时制止了在全国范围内滥用碘油丸和加碘保健品,提出了科学补碘的原则,并于2000年颁布并实施了新的食用盐标准,盐碘浓度下调至35 毫克/公斤,以确保人群碘营养水平的适宜。 (二)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1、持续消除碘缺乏病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由于自然环境缺碘的事实是无法改变的,因此消除碘缺乏病、保护婴幼儿脑发育不受损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即使在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的地区,如不坚持和完善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机制,碘缺乏病仍会死灰复燃,我们必须对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有清醒的认识。 2、非碘盐冲击仍是当前防治中的主要问题 2002年监测结果表明,虽然在省级水平上有26个省份碘盐覆盖率达到90%以上,但是在以地区为单位监测时,发现有22个省份存在非碘盐率高于10%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盐资源丰富及边远、贫困地区。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类似的问题不仅发生在中、西部尚未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的省份,也同样发生在部分已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的省份,有些还相当严重。 3、健康教育有待加强 从本次监测碘缺乏病健康教育问卷调查结果看,全国五年级学生组的平均分为61.4,及格率为52.3%;家庭主妇组平均分为76.5,及格率为82.2%。分析发现,调查对象对碘缺乏危害儿童智力和碘盐预防碘缺乏病等核心信息的掌握有待提高。目前的健康教育工作尚未覆盖到部分边远贫困地区,说明对碘缺乏病危害及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的宣传力度尚需进一步加强。 4、影响因素复杂,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2002年监测的全国居民户盐碘中位数为31.4毫克/公斤,基本满足了大多数地区人群的需要。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面积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人群对碘的需求量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必须坚持科学补碘,加强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三、今后工作的重点 1、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工作机制 为了实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提出的到2010年95%以上的县(市、区)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充分认识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和反复性,进一步完善“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切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除碘缺乏病工作意见中提出的各项任务,保证消除碘缺乏病工作的持续性。 2、加大执法力度,强化对盐业市场的监督管理 尽快修订完善《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大力开展法制宣传和教育,依法行政,强化对盐业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协作,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严厉打击非碘盐冲销盐业市场等违法行为,改善西部边远贫困地区碘盐供应状况,提高碘盐覆盖率,确保人民群众食用合格碘盐。同时保证不宜食用碘盐人群的非碘盐供应。 3、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补碘 加强对市场经济体制下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政策和策略的研究,针对不同经济发展地区、不同地域环境、不同人群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地实施科学补碘。 4、加强监测评估和科学研究 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逐步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2页  1  2  3  

2009-8-22 16:00:14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